導讀:神念科技大中華區(qū)總裁張彤認為,可穿戴設備的趨勢是機器適應人,這是一個跨時代的變化。以前都是人去適應機器,如鍵盤是人按照鍵盤的規(guī)則去使用才能輸入正確的信息。以后的職能機器應該是主動去適應人,主動用人類最習慣的方式去采集人的信息,然后學習記憶,并最后更加適應人的需求。
近日,由科通芯城和3W聯(lián)合主辦的“可穿戴設備大爆發(fā)”巔峰對話邀請業(yè)界嘉賓就“硬件×軟件=移動互聯(lián)網2.0?”“硬件×時尚=生活方式2.0?”“硬件×人體=產業(yè)鏈重構2.0?”等話題進行探討,嘉賓認為可穿戴設備將以手機為中心,國內外用戶訴求各不同,用戶體驗是關鍵;情緒調節(jié),健康管理讓可穿戴設備充滿想象;未來趨勢是移動社區(qū)和大數據預測未來,智能化,機器適應人類習慣;可穿戴設備創(chuàng)業(yè)門檻很高,不適合小團隊。
此次巔峰對話嘉賓陣容龐大,分別是科通集團高級副總裁李宏輝、科通芯城執(zhí)行副總裁朱繼志、三星電子副總裁DanWong、知名投資人王江、易到用車CEO周航、神念科技大中華區(qū)總裁張彤,博通公司分銷商管理總監(jiān)梁天波。如下是對話精彩觀點摘錄:
可穿戴設備以手機為中心,趨勢是移動社區(qū),大數據,智能化,機器適應人類
朱繼志(科通芯城執(zhí)行副總裁):科通芯城是中國首家IC元器件自營電商,科通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硬件解決方案提供商。國內大部分做數碼產品都是我們的客戶,而數碼上游很多一線、二線的半導體、芯片公司都是我們上游的服務商和合作伙伴。今天這個主題是可穿戴設備,是硬件、軟件、移動互聯(lián)網包括云服務融合在一起,其實是一個跨界活動。今天的嘉賓來自不同行業(yè),有做移動互聯(lián)網的,有做投資的,有做傳感器,還有做WiFi芯片的,請各位談談自己對可穿戴設備與移動互聯(lián)網的未來趨勢的判斷。
王江(著名投資人):就在剛才,我們幾位嘉賓聊天,提到移動社區(qū)和大數據,我覺得這是可穿戴設備的未來。我覺得可穿戴設備,不僅是硬件,還蘊含了其他的構想和希望。以我投資的大麥記步器為例,它跟微信充分綁定,通過數據分享和討論,讓用戶在微信上形成新的人際關系。我所在的微信群里的討論非常熱烈。這樣,可穿戴設備就與移動社區(qū)結合在一起,增加了社交功能。記步器是一種收集數據的工具,本身并不神奇的,神奇的是數據積累成為大數據,有應用去分析大數據,并對數據進行預測,告訴用戶下一步應該怎么做,這是我看好的方向。
朱繼志(科通芯城執(zhí)行副總裁):周航是一個非常好玩的數碼玩家,想請你從用戶體驗的角度,談談你手上戴的這個設備,帶給你的感覺是怎么樣的?。
周航(易到用車CEO):我認為至少在未來一年內,手機將是數字生活的中心。從原來傳統(tǒng)的臺式機、筆記本,到平板電腦到手機,在整個演變的初期,每一代都是上一代的外延或補充。但是,現(xiàn)在開始倒過來了,移動互聯(lián)網正在改變互聯(lián)網的格局,現(xiàn)在app應用非常多,而網站越來越變成了一個顯示的頁面,大家偶爾用一下。因此,周航認為用戶要的是可穿戴設備,而不是可穿戴手機,郵箱、拍照等功能就不是穿戴設備應該去解決的問題;可穿戴設備最直接的作用是把人體數據化,實現(xiàn)數據的讀取和反饋。然后再做大數據的應用,做社區(qū),做游戲等,這是下一代做的事。
張彤(神念科技大中華區(qū)總裁):我認為可穿戴設備的趨勢是機器適應人,這是一個跨時代的變化。以前都是人去適應機器,如鍵盤是人按照鍵盤的規(guī)則去使用才能輸入正確的信息。以后的職能機器應該是主動去適應人,主動用人類最習慣的方式去采集人的信息,然后學習記憶,并最后更加適應人的需求。
神念科技在4年前曾在美國發(fā)布過一款非常流行的玩具,基于腦電控制的頭套,叫做“腦力球場”。頭戴上它后,如果你很專注地盯著平臺上的小球,你就能靠“腦力”去控制小球的移動。這個玩具當時在亞馬遜上被評為當年的圣誕節(jié)玩具購物清單的第二名,銷量驚人。在國內,我們聯(lián)合酷派推出了帶心電檢測功能的手機,已于2012年11月正式上市。
用戶體驗是關鍵,國內外用戶訴求各不同,腕表被指最易接受
朱繼志(科通芯城執(zhí)行副總裁):很多人非常關心三星的產品,請問DanWong,三星在可穿戴設備行業(yè)里,有沒有什么特別的優(yōu)勢?怎么看用戶的硬件使用活躍度?
DanWong(三星電子副總裁):我個人覺得可穿戴設備完美結合了硬件、軟件和移動互聯(lián)網服務。我認為可穿戴設備不是一個個體,不僅跟手機連接,還會跟多個設備連接的。我覺得可穿戴設備是一個很大的機會,把人體的一些數據化傳到云端,用大數據說話,我看到了很多新的服務。
不管你做硬件,做應用,還是做移動互聯(lián)網,大家都開始注重提供最好的用戶體驗,我認為這是核心的重點。更好的用戶體驗,才能讓產品有差異化。
我個人認為如果一個產品不夠創(chuàng)新,其硬件活躍度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zhàn)。一個月是分水嶺的時間,能過一個月,它就可能會成為用戶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過不了就是一個新鮮的玩具。
朱繼志(科通芯城執(zhí)行副總裁):請問周航,你心目中最期待的可穿戴設備是什么?
周航(易到用車CEO):我認為未來可穿戴設備至少應該有一個復合功能的,最合理的位置應該是手腕。東西方用戶存在很大差異,國外穿戴設備最原始的初衷就是運動,是本身的生活方式之一,而中國人的目的比較功利性,要么為了減肥或者預防疾病,有一個明確的圍繞健康的目的。
現(xiàn)在中國以運動核心為賣點的可穿戴設備存在一個問題,缺乏激勵性反饋,用戶過了新鮮期后,都會棄之一邊。我認為正向激勵是,針對用戶的健康狀況,提供相對客觀量化的健康評估值,引導用戶去實現(xiàn)。
梁天波(博通公司分銷商管理總監(jiān)):我認為可穿戴設備不是解決用戶的一個痛點,而是給用戶生活帶來新的便利。隨著社會的應用化程度提高,人與動物最大的一個差別在于人類能夠去創(chuàng)造和使用工具。人類本身的一些技能、直覺,機能下降時,可借助可穿戴設備去替代人類慢慢退化的功能。
情緒調節(jié),健康管理讓可穿戴設備充滿想象
朱繼志(科通芯城執(zhí)行副總裁):我們剛才從產業(yè)角度分析了可穿戴設備,現(xiàn)在我們從消費者角度來探討實際問題。比如傳感器這么小,技術上到底能不能解決?傳感器測心率,到底靠不靠譜?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們請到科通集團高級副總裁 Henry Lee及神念科技大中華區(qū)的總裁Tony Zhang。
李宏輝(科通集團高級副總裁):先講我的遭遇,昨晚從從深圳飛北京,遭遇了雷雨天氣,不能降落,來回折騰到天津、石家莊機場,最后大半夜才在石家莊停下。這一路上我都有緊張的情緒。如果有一種可穿戴設備能夠檢測到我的緊張情緒,同時給我比較正面的音樂或按摩等方式刺激我,讓我放松下來。這將是一個很好的課題。在座的各位的工作有一個特點,就是高速變化,擔負較大壓力,情緒變化頻繁,如果能有監(jiān)測情緒變化,提供輔助調整的可穿戴設備,我看好這樣的方向。
張彤(神念科技大中華區(qū)總裁):可穿戴設備在健康方面有很多的應用,人的情緒調節(jié),其實更是可傳感設備將來的一個方向。
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人體信號的概念,人體動起來就會有各種的電信號上升,最常見是心電,如大家做過的心電圖;腦電,大腦思維是是變化的;眼電,眼睛動了,給誰拋媚眼都會有變化;肌肉電,肌肉的運動狀態(tài)的信號。
這些信號都可以被可穿戴式設備所檢測并分析的,因此,人的健康檢測將是可穿戴設備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已經有產品出現(xiàn)。大家看我手中這個Iphone 5的套子,神念科技的芯片藏在其中。這里有兩個傳感器的點,你就用雙手手指輕輕地點擊它,你完整的心電圖信息就能從手機提取出來,并且可以存儲,傳輸,放到大數據里去。實際上人的心電圖,跟指紋一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再看這款手表,如果它記錄了你的心電圖信息,你再次觸摸時,它就能判斷你是誰?了解你的歷史數據,從而幫助你調節(jié)和訓練,這對于解決亞健康問題是非常好的應用。
我認為可穿戴設備更像是人體的互聯(lián)網,抓取人體的信號,數字化放到云端去做大數據分析,再應用大數據做反饋?,F(xiàn)在比較熱門的一個可穿戴設備——“會動的貓耳朵”是神念科技的產品,基于檢測人體腦電波變化,判斷人體情緒變化,從而做出顯示。產品戴在頭上,有像貓一樣的耳朵,非??蓯?。當女孩子在街上走,看到很喜歡的帥哥,心里就會發(fā)生變化,這個耳朵就會豎起來。這款產品已經應用在國內幾大相親電視節(jié)目上。此外,還有幫助練習瑜伽,輔助睡眠的“燈”,輔助高爾夫球發(fā)揮的“燈”。這些都不是天方夜譚,已經有成品了。
可穿戴設備精確度高,電池成瓶頸
觀眾提問:以心電圖為例,可穿戴設備與醫(yī)院的專業(yè)檢測設備的結果在精度差別有大?
張彤(神念科技大中華區(qū)總裁):醫(yī)院的專業(yè)設備檢測,身上會接很多探頭,還有導電膠輔助,檢測結果叫多導連的心電圖,而可穿戴設備是檢測是左手到右手連接的結果,叫單導連的心電圖。單導連實現(xiàn)降噪等功能后,精確度達到95%以上,在國外,已經有斯坦福醫(yī)學院的醫(yī)生推薦病人使用可穿戴設備進行自助輔助檢測。
梁天波(博通公司分銷商管理總監(jiān)):可穿戴設備信號檢測消耗的功率很低,只要幾個毫安甚至更低。但是,數據傳輸消耗的功率就非常大。如監(jiān)控設備,數據是一天24小時實時監(jiān)測,如果需要輸出數據,使用藍牙等的功耗都非常大。
面對傳輸數據的高能耗,業(yè)界已經有成型的解決方案和嘗試方案。首先,最主要的解決方式是使用近距離傳輸,目前主流的是傳輸到手機,減小能耗;其次,新的嘗試是利用人體自身產生的熱能,國外已經研究,有關鍵制約技術未被突破,還沒有成型產品出來;再次,無線連接技術中關鍵技術優(yōu)化,如發(fā)射和接受的射頻技術,目前優(yōu)秀的無線藍牙4.0耗能就相對較低了。
可穿戴設備創(chuàng)業(yè)難,投資人告誡屌絲碰觸需謹慎
朱繼志(科通芯城執(zhí)行副總裁):互聯(lián)網初創(chuàng)公司雖小,但比較容易找到投資,而硬件的小公司就相對很難得到風險投資的關注。請問王江,是否可以說可穿戴式設備代表一種趨勢?小公司是否值得風險投資關注?創(chuàng)業(yè)團隊的搭配,你有什么建議?
王江(著名投資人):我曾經也機緣巧合投資了一個清華同學創(chuàng)辦的硬件設備企業(yè),很幸運的是,創(chuàng)始人有十年以上行業(yè)經驗,幾個搭檔共同投資一起出謀劃策,但是,投入的金錢和時間都是巨大的,遠遠超越過我在互聯(lián)網在線方面的投資。硬件設備創(chuàng)業(yè)的門檻較高,首先創(chuàng)意要求高,設計、生產需要周期和整個流程管理,還有供應鏈管理,都有很高的要求。不過,比起傳統(tǒng)的芯片公司上千萬的投資金額來講,可穿戴的門檻要低很多,值得互聯(lián)網、硬件從業(yè)人員共同探討。符合人體學的,能夠不斷推出新的硬件產品,與軟件、互聯(lián)網完美結合是一個方向,就如我剛才說的移動社區(qū)和大數據。
關于可穿戴設備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的搭配,我認為,首先要有做硬件經驗豐富的人,硬件涉及到投資和周期,一旦出現(xiàn)重大失誤,就很難再有第二次機會;其次,團隊里要有善于組織各方面資源的人,除了硬件設計,還需要調動有限的財力、人力、物力,把資源能夠組織起來;再次,跟互聯(lián)網產品設計相關的人才也很關鍵,產品滿足用戶什么需求,如何展現(xiàn),如何讓用戶產生更大的興趣和活躍程度等。
周航(易到用車CEO):要想在可穿戴設備創(chuàng)業(yè)的浪潮中乘風破浪,我認為需要具備以下幾點,第一,項目要有一定門檻,如果產品推出后,會不會被巨頭短期之內復制?第二,創(chuàng)業(yè)者需要有一個比較輕松和富足的生活態(tài)度,這利于抓住用戶的“痛點”,并解決問題;第三,剛才王江也講過了,我比較贊同,團隊不可能不是一小波人,而且需要綜合的能力和實力。坦率的講,我認為,可穿戴設備,在目前可能不適合屌絲創(chuàng)業(yè)者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