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將試水IC不停車收費業(yè)務 2秒完成繳費
2008-12-04 09:30 RFID世界網
導讀: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建成后,車主可自行到省公路投資公司指定的地點或代理機構,購置車載電子標簽,交納儲值費用,由發(fā)行系統(tǒng)向電子標簽輸入車輛識別碼(ID)與密碼,并在數據庫中存入該車輛的全部有關信息:識別碼、車主姓名、聯系電話、車牌號、車型、顏色、儲值金額等。
過收費站繳過路費不用停車,不用找零錢,省事又節(jié)能。昨日,記者從云南省公路投資公司獲悉,在區(qū)域聯網收費的基礎上,我省爭取于2009年,在昆安高速公路昆明西、和平村收費站試點開展ETC電子不停車收費業(yè)務。試點工程的啟動,標志著我省收費公路收費運營管理將進入新的歷史發(fā)展階段。
聯網收費總里程近1544公里
隨著國道主干線建設任務的完成,云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了2500公里,高等級公路超過了7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躍居全國第7位,西部省區(qū)第1位。在組織規(guī)范和調整高速公路收費標準的同時,我省積極推進收費公路區(qū)域聯網收費,先后將8個主線收費站拆除,大大降低了運營管理成本支出,減少了車輛停車交費次數,公路通行效率顯著提高。
截止2008年11月,云南省公路投資公司所轄34條收費公路中已有14條實現區(qū)域聯網收費,聯網收費總里程達1424.41公里。2009年,我省還將計劃完成滇東北片區(qū)的昆嵩、嵩待、待昭、曲嵩、曲勝高速公路5線區(qū)域聯網收費,屆時,區(qū)域聯網收費路段將達到16條,聯網收費總里程近1544公里。
不停車 引入IC卡繳費
聯網收費的建設為另一種更為方便快捷的收費方式——“不停車收費”(簡稱為ETC)奠定了基礎。
據云南省公路投資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這一實現車輛不停車自動收費的智能交通電子系統(tǒng),車輛只要在車窗上安裝車載單元并插入相應的結算IC卡,在通過裝有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的車道時,利用車載單元與車道上的天線進行微波通訊,車輛無需停車就能自動完成出入口信息讀寫、繳費等操作。
2秒繳費效率提高5至10倍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和交通運輸業(yè)務的快速增長,特別是公路交通擁堵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的應用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qū)的相關部門的關注。ETC電子不停車收費方式,具有全自動、快速便捷、非現金交易、大容量等特點,在當前高速公路收費站點車輛擁堵問題日益突出、擴建收費車道涉及大量征地拆遷及繁瑣的上報審批工作和建設資金投入、收費運營管理成本不斷增加等情況下,逐步發(fā)展和實施ETC是解決這些問題較為有效的手段。
據悉,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的每車處理耗時低于2秒,設計通過能力大于每小時每車道1200輛,是人工收費通道的5至10倍。
灰名單和黑名單難過路
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建成后,車主可自行到省公路投資公司指定的地點或代理機構,購置車載電子標簽,交納儲值費用,由發(fā)行系統(tǒng)向電子標簽輸入車輛識別碼(ID)與密碼,并在數據庫中存入該車輛的全部有關信息:識別碼、車主姓名、聯系電話、車牌號、車型、顏色、儲值金額等。發(fā)行系統(tǒng)通過通信網絡將上述車主及車輛信息輸入收費計算機系統(tǒng)。車主將電子標簽貼在車內前窗玻璃上即可。
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使用IC卡繳費的過程:當車輛進入ETC收費車道,電子標簽以微波方式發(fā)出信號,天線接收確認電子標簽有效后,以微波發(fā)出車道代碼和時間信號,進口車道欄桿打開,車輛即可駛入高速公路;到達出口收費站時,當車輛駛入出口收費車道天線發(fā)射范圍,天線讀出車型代碼以及LI代碼和時間,上傳給收費站管理子系統(tǒng)并轉送收費結算中心,經過驗證,出口車道欄桿打開,車輛駛出高速公路。
同時,收費結算中心從各個用戶的賬號中扣除通行費和算出余額,核對賬戶剩余金額是否低于預定的臨界值,如果低于則及時通知用戶補交費用,并將此名單(灰名單)下發(fā)給各收費站。如灰名單用戶不補交金額,繼續(xù)通行高速公路,導致剩余金額低于危險門限值,則將其劃歸無效電子標簽,編入黑名單,并通知收費站,拒絕無效電子標簽車輛通行ETC專用車道,由內保人員引導改走人工收費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