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高速公路ETC靠什么提速?

2009-05-06 09:40 文匯報

導讀:上海高速公路ETC系統(tǒng)試運行近4個月來,ETC快速通行的“失靈”令人失望,許多本已動心的開車人轉而采取觀望態(tài)度,致使ETC系統(tǒng)用戶寥寥。距離2010年前發(fā)展ETC用戶30萬的計劃目標,差距很大。

    花錢裝了電子不停車收費(ETC)設備,車子開到高速公路收費口卻一樣要排隊受堵。上海高速公路ETC系統(tǒng)試運行近4個月來,ETC快速通行的“失靈”令人失望,許多本已動心的開車人轉而采取觀望態(tài)度,致使ETC系統(tǒng)用戶寥寥。

    來自公路管理部門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本市裝載ETC設備的車輛僅2500輛左右,高速公路網ETC系統(tǒng)每天大約只有500筆交易,節(jié)假日更只有100筆左右——相比本市高速公路網日均52萬輛次的車流量,這實在是“微乎其微”;距離2010年前發(fā)展ETC用戶30萬的計劃目標,差距很大。

    快速通行基本“失靈”

    正常情況下,一輛小客車通過高速公路收費口,采用“人工半自動收費方式”約需16-20秒,而使用ETC僅需3-5秒。既然能明顯提速,那開車人為何反應冷淡呢?

    ETC專用車道太少,裝了ETC設備的車輛不能快速通過收費口,是最大的問題。周先生家住上海南站附近,在金山上班,經常跑高速公路。他起初也想買ETC 設備,但很快看到收費口大多是ETC和人工收費混合車道,裝了ETC設備的車要和沒裝的車一起排隊等候,享受不到快速通行的便利,就打消了念頭。

    據了解,目前本市共安裝了80根ETC車道,分布在全市總長634公里的高速公路網的30個收費站,但其中ETC專用車道只有16根,且大多位于省界收費站,其余64根還都是混合車道。

    另外,ETC車載設備(OBU)和滬通卡430元的售價,也讓許多車主打起“退堂鼓”。市民朱先生說,他有時從南方商城開車到金山新農,高速公路收費25元,買ETC設備的錢夠跑8個半來回了。還有許多車主說,目前ETC設備的購買和安裝點太少,不夠方便。

    醞釀增開專用車道

    應該增開ETC專用車道,但如果使用者少,就顯得浪費;而不增開專用車道,ETC很難快速推廣。這兩難問題總要破解,本市公路管理部門最近已把此事提上議事日程,醞釀在未來2-3個月里,在高速公路大的收費口增開30條左右ETC專用車道。雖然這樣做可能使人工收費車道更加擁堵,但公路部門決心承受暫時的 “陣痛”,力爭在短時間內使ETC用戶快速增長。

    針對開車人認為ETC設備售價較高的想法,交通卡公司近日聯合工行搞起優(yōu)惠促銷。如個人用戶購買設備并一次充值1000元,可免費獲贈一套,對企業(yè)客戶則實行“買4送1”,等等。但活動開展1個多月,優(yōu)惠措施的收效并不明顯。

    適當優(yōu)惠有效推動

    上海ETC推廣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在日本也曾有過。后來日本政府對每臺裝置補助5000日元減輕用戶經濟負擔,同時每購買5萬日元高速卡,可獲贈8000 日元使用費,另外再給用戶約20%的收費優(yōu)惠。到2007年7月,日本使用ETC設備的車輛已達1765萬輛,占全日本車輛總數的20%;每天有500萬輛次用了ETC的車輛通過收費口,ETC收費車道利用率達到68.2%。

    本市ETC系統(tǒng)推廣受挫有多方面原因,一定程度上與“錯過時機”有很大關系。一位參與ETC項目研究的專家表示,推廣ETC最好的時機是在高速公路收費口將堵而未堵之時,在目前高速公路主線收費口高峰時段擁堵已經比較嚴重的情況下,要加速推廣ETC系統(tǒng),必須在增強吸引力上下更多功夫。

    專家建議,可借鑒國外經驗,加大ETC系統(tǒng)的宣傳力度,增開服務網點;同時對ETC用戶的高速公路收費可采取適當優(yōu)惠,有效推動。從長遠來看,ETC是解決高速公路收費口擁堵、節(jié)約高速公路用地資源以及節(jié)能減排的有效手段。